国承新:面对四百二十一块烈士碑(外一首)
但几经扫视却找不到我要告别的那一家,一打电话,原来说的是十点半,我却听成了八点半,整整早了两小时。回去又怕错过了点,于是我就在附近散步。往西约走出去了二百米,“张店烈士陵园”几个大字映入眼帘,我心头一亮,何不把无奈变成有意义的事?
但几经扫视却找不到我要告别的那一家,一打电话,原来说的是十点半,我却听成了八点半,整整早了两小时。回去又怕错过了点,于是我就在附近散步。往西约走出去了二百米,“张店烈士陵园”几个大字映入眼帘,我心头一亮,何不把无奈变成有意义的事?
1985年夏天,云南边境老山前线战火纷飞,济南军区67军接防防御作战任务以后,作战部队参战时间由原先的半年延期为一年。鉴于战场实际需要,济南军区决定增派67军200师598团参加老山地区防御作战。
在山东章丘的绣江河畔,一片承载着齐鲁文化厚重底蕴的土地上,1917年诞生了一位日后在革命战火中熠熠生辉的将领——李曼村。他既有文人的沉稳睿智,又有军人的铁血刚毅!
2025年从10日2日始一直到10月12日连续12天一直阴雨连绵,两次途经桓台、博兴见马路上被雨淋湿翻晒的玉米棒,心疼不已,无可奈何,于是写下了无可奈何的话:
1959年10月1日凌晨,天安门城楼上灯火未灭。检阅部队之前,毛泽东望着尚在匀速演练的方队,转头对身旁的贺龙说了句:“打仗靠平时,花架子不中用。”贺龙点头,随口答:“主席放心,再给我几年,部队能练出真家伙。”这句插科打诨式的保证埋下一个伏笔——五年后那场轰动全
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,有两个家喻户晓的儿童文学形象,一个是小兵张嘎,一个是潘冬子。他们的创造者徐光耀和李心田,也分别被人们亲切地称为“小兵张嘎之父”和“潘冬子之父”。
1986年9月的一个清晨,广州火车站月台上还带着夜色的余温,一位身着将官常服、脚步略显急促的老人走下车梯。湿热的空气并没有让他放慢速度,他先伸手摸了摸挎包里那套厚重的毛料军装,随即抬眼环顾——此行目的地,正是当年令他血脉喷张的“老一团”驻地。
小么哥原名张勇,1975年出生于山东肥城,是中国内地男演员、主持人,也是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的曲艺演员,相声演员唐爱国的徒弟。小么哥最为人熟知的节目是齐鲁电视台的《拉呱》,他从2005年开始主持该节目,以亲切的济南方言、幽默风趣的风格深受观众喜爱。此外,他
一个矮个子小伙子,站在部队的大锅前踮着脚尖炒菜,锅里滋啦作响。
2006年年底,根据工作安排,笔者所在部队组建“中国(济南军区)第二批赴苏丹维和工程兵大队”,参加为期8个月的国际维和任务。作为先遣组成员和维和部队的新闻干事,笔者除了负责维和部队的新闻宣传之外,还承担了包括国旗在内政治工作物品筹备、采购的任务。在时间紧任务重
赵宗岐上将是原济南军区最后一任司令员,也是西部战区首任司令员,黑龙江宾县人,我军第一次大授衔那年出生,15岁入伍,军旅生涯充满传奇色彩,深受众多网友的敬爱,不少自媒体作者喜欢写他。